沉重的輕盈 Marcel Breuer 馬叟 布雷爾 1902~1981

Marcel Breuer 馬叟 布魯爾  1902~1981 /匈牙利



『風格是把椅子』.......馬叟 布魯爾

提到馬叟 布魯爾多數記得的是那張不鏽鋼管與皮革構築而成的華西里椅(Wassily Chair),這張在現代工業設計上名聞遐邇的不鏽鋼椅出現在1925年,這張椅子輕省用料並易加工裝配極度輕巧,定義了工業製程與材料利用上的高思考門檻,經典至今難以超越。

馬叟 布魯爾 是包浩斯最知名的大師之一,1925年包浩斯的校長華特 葛羅匹斯Walter Gropius 邀請他帶領傢俱工坊, 而設計出了這張Wassily Chair,Wassily一詞源自於當時他的藝術家同僚 Wassily Kandinsky 之名,布魯爾在包浩斯待到1933年而後到柏林從事建築設計的工作,而後在1956年到紐約開業,真正開啟建築設計的事業。

2013年Vitra Museum 策劃了馬叟 布魯爾大展,在巴黎新開幕的建築與遺產中心  (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 展出,這是第一個完整回顧馬叟 布魯爾設計生涯的大展。

他的三個主要的建築作品標示了他的風格。

1964年在密西根州的聖方斯華 沙勒斯教堂  (Church of St Francis of Sales, Muskegon, Michigan)一個三角扭轉的梯形巨大量體,水庫般的巨大量體,布魯爾企圖透過尺度,彰顯神的偉大及神聖。幾何數學上運用漸近線Asymptote幾何所設計的建築,1950~1970年那是一個建築與幾何學交會的光輝年代,建築設計的核心思維氏幾何學的,而不是材料、傳統、技術、自然.....或是其他建築元素的。這個建築在幾何學上的啟發及影響是巨大的。

1954~1961年間興建的聖約翰聖殿教堂 (St. John's Abbey Church, Pennsylvania) ,一個大跨距的摺紙幾何結構混凝土,是當代建築中常見的折疊形式 Fold Architecture 概念的試行。 

1966年設計的紐約 惠特尼美術館 (Whitney Museum, New York) 沈重的混凝土的輕盈倒置,一種封閉的內在與巨大尺度的對話:一種典型的馬叟 布魯爾建築語言。

馬叟 布魯爾在傢俱設計上極度輕巧優雅,但在建築上使用混凝土的風格卻是極度沈重與暴力,玩弄巨大壯觀的視覺尺度,極度沈重的混凝土但卻輕盈的擺置於空中,一個建築中輕與重的矛盾狀態,『沉重的輕盈 Heavy Lightness』的概念,而這帶出了一個建築中關於矛盾語(oxymorons)的概念。Heavy Lightness一詞來自於莎士比亞,在《 羅密歐與朱麗葉 》的第一幕中出現了 "沉重的輕盈 heavy lightness" ,"認真的虛空serious vanity" ,"爭吵的愛 brawling love" 及 "愛恨loving hate" 。建築也是這樣,建築迷人的往往是來自於一種矛盾的對話狀態,兩者並存的曖昧關聯,缺少了矛盾與對比,建築中的輕與重往往不復存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