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景觀對話的詩人 John Lautner 約翰 勞特納 1911~1994

 John Lautner 約翰 勞特納 1911~1994 /美國


與自然景觀對話的詩人

約翰·愛德華·勞特納 是重要卻不常被提及的美國建築師,他1930年代在法蘭克·勞埃德·萊特(Frank Lloyd Wright)那任學徒,後來在1938年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約翰 勞特納的作品。他一生的建築作品多是位於加州的住宅建築,在其執業開始時,由於太多客戶是慕其師傅 萊特之名而來,因此他深受其名之累。他一生建造200多個住宅,最多是在1960~80之間,那是有機建築與好萊塢發展的巔峰期。他與萊特的共同點在於,一是語法的整體性,如落水山莊的整體語法特質的貫徹而非不同元素的組合,二是他們都企圖在建築上對地景作出獨特的詮釋,對每一種環境特質做出回應的設計思考,並且都是在有機建築脈絡下發展的建築語言。


因為在加州的關係,他的建築很常出現在大螢幕上,像是007電影金剛鑽中的Elrod Residence (1965~1968) 的圓弧形建築。 或是出現在查理天使中那個三角形格子屋頂的 Sheats-Goldstein residence (1961~1963)Lautner最著名的設計之一是那個八角型如飛碟狀的 Malin House,建築依靠一支單腳基樁固定在山坡邊,因為在山坡邊所以原本建築的計畫會支出龐大的預算在擋土牆上,但是,因為客戶的預算很少,勞特納卻利用想像力想出了用單腳獨立的建築,避開的昂貴的擋土工程,將建築站立在如同巨大水泥電線桿的基柱上,不干擾山坡地的任何原貌地景,並且創造出了360度的環境視野。他運用化學膠合木構造方式而給它取了個”Chemosphere 化學圈的綽號,1960年代那是一個想像可以將住宅單元化像是汽車一樣商品化的年代,同時也是挑戰 Buckminster Fuller 1930年代那時開始進行的Dymaxion House 鋁製單元建築的另一種可能性。


建築上普遍認為他的巔峰之作是位於墨西哥的阿蘭戈之家Arango House (1971~1973)一案,一個在懸崖邊形狀如同耳朵的奇異建築,設計的靈感來自彎曲的海岸線和無限空間,漂浮的平台和曲線,這也是首次在建築上出現以無邊際水池連接天景的構想,現在的無邊際水池的構想及來自於此案。


一般而言,雖然勞特納被歸納在有機建築的脈絡下,但他對於觀景 Architecture View 的獨特敏銳感,對於如何將自然景觀收納在建築當中,或是如何在建築中創造出觀景體驗一事上,他提出了獨特的見解,而若是有所謂的觀景建築,他必定是其中的先河之一,特別是如何運用出挑與曲線框景創造出視野的壓縮。某種程度上,日月潭向山旅客中心的巨大出挑也是向他所設計位於棕梠泉的Hope Residence (1970)一案致敬的作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