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s Couëlle 雅克·庫埃 1902-1996 /法國
建築雕塑運動家
建築與雕塑的關係是什麼?建築是雕塑嗎?建築就只是可居的雕塑嗎?
1900年之後的表現主義,將建築歸結為個人的、藝術的、主觀表現式的。而包浩斯的晚期將這樣的思維轉向了工業,將建築定義為是工業的、為了社會集體大眾的、是機能的、是客觀唯物的。自此之後現代主義一邊走向國際樣式,一邊走向了形式表現主義。而在表現主義上則是往四個方向發展:幾何、自然、有機與雕塑。
幾何表現主義是以幾何數學為表現,如約恩 烏戎的雪梨歌劇院,或是以拋物曲線數學幾何在結構上的表現,如路思義教堂。自然表現主義從自然建築運動起始,以自然材料與自然形式作為表現,如阿瓦阿圖 Alvar Aalto或是Bruce Goff的建築。有機表現主義則是以自由組織為本質,像是維克雨果或漢斯 夏隆 Hans Scharoun 的有機建築。雕塑表現主義則是以雕塑建築運動為主體,將建築視為完全的藝術及人類情感的豐富表達。
法國建築師雅克·庫埃,他並不常出現在一般建築史論述的視野中,並難以被分類在哪一主義或風格之下,是現代主義建築的邊緣人,早在1946年他即成立了『自然結構研究中心 The Research Centre of Natural Structures』,再自然中尋找可應用到結構上的邏輯,他以自然雕塑建築的形式喚起建築雕塑運動,將建築帶往雕塑的方向:一個自然的雕塑。庫埃的建築也在於其與自然環境上的關聯,隨著山坡地形發展的有機輪廓。
『建築必須是雕塑,正如雕塑就是建築,因為建築和雕塑一樣會改變空間。』.....阿爾瓦羅‧西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