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n Finsterlin 赫爾曼·芬斯特林 1887-1973 /德國
建築怪獸與它們的產地
雖然一般認為建築中表現主義的最重要代表是埃里希·門德爾松(Erich Mendelsohn),但事實上在當時那一群建築家中,真正最核心具有表現主義力量的卻是 赫爾曼·芬斯特林。赫爾曼·芬斯特林 是位無意間跨足建築的藝術家與詩人,他並沒有受過任何建築的教育也從未完成任何一棟建築,但他卻對建築啟示影響深遠。他的作品對20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發揮了關鍵作用。在1919年他協助 葛羅匹斯(Walter Gropius)組織的一檔在柏林名為『無名建築師展覽unknown architects』的展覽,而開始了在建築的紙上創作,他以非凡的想像力繪製了一系列類似雕塑的建築,他不受限於任何既有建築的框架限制,在那個建築仍極度受限於傳統的時代,他的建築繪畫啟發了仍受限於直線思維的德國。一個無關乎機能、純粹表現的建築。
作為詩人的芬斯特林,他的建築思考的起點,揭示出了建築具有超越圖像形式的能力,如他在1920~24年間繪製的建築畫作就以: 『社交能力的房屋研究』、 『死於斯塔德特』、『我想住在蝸牛裡』、『聖代,骯髒的聖代』、『蔬菜廠』、『雲杜鵑樂園』,這樣超越框架的創作起點,那是一個建築可以完全自由的啟發。
芬斯特林的作品被重新收錄在 Günther Feuerstein的一本名為《生物形態建築 Biomorphic Architecture》2001的書中,芬斯特林說:『新建築的內部是介於地質學與生物學之間,在新建築內人們不會覺得自己是妖精腺體的囚犯,而是像居住在有機體的器官當中,從一處器官移到另一處器官。』,芬斯特林在1920將三維空間的建築類比於人體的腔體曲線,而柯比意在此之後也提出過類似的想法。而除了建築類比於腔體的想像,芬斯特林後來以動物做為創作靈感,與其說是動物倒不如說是怪獸、一種未見的生物:『建築是無意義的太空船構架,像是水手、繩子、青蛙、蟾蜍、甲蟲、陸龜、恐龍。它們的身體如同穹頂漂浮在奇妙的柱上,無論多麼現代,都沒有辦法與動物高貴的肢體輪廓拋物線相提並論。』芬斯特林的創作是生物、地質、器官、昆蟲所有生命型態的結合體,成為生物形態的建築,他的創作雖然在高第之後,但卻將建築的想像力更加的擴大成為一個怪獸的產地。
191年的表現主義是個重要的起點,而後在包浩斯的發展歷程中一開始原本是極具表現主義精神,在保羅克利、康丁斯基的教學下的包浩斯逐漸走向構成主義,而從漢斯梅耶最後到密司·凡·德羅的期間最後逐步走向了機能主義與極端的理性主義。如果那時芬斯特林能蓋出兩棟他所畫的建築,或許人類的建築將不會那麼無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