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llermo Gonzalez Zuleta 吉列莫 岡薩雷斯 祖列塔 1916~1995 /哥倫比亞
力學表現主義者
1955年在紐約的MOMA舉辦了一場名為 《自1945年以來的拉丁美洲建築》的展覽,那是第一次將南美洲的建築發展放在世界的圖版上展示的機會,這是世界開始了解拉丁美洲建築如巴西的Oscar Niemeyer和委內瑞拉的CarlosRáulVillanueva等著名建築師的起點。而其中大放異彩的是南美州的結構系建築師如岡薩雷斯 祖列塔、菲利克斯·坎德拉 Felix Candela等,相較於當時以萊特、密斯為首的北美現代主義建築,南美倒是出現北美所未見結構表現主義。源自於西班牙的結構表現傳統,同樣是西班牙語系傳承了這樣的特質,甚至更加大放異彩。
在那個並還未將建築自外於結構與工程之外的時代,土木結構背景的建築師從結構創造來思考設計,於是出現許多以結構為本的建築。在中南美州的結構建築師中,最知名的算是岡薩雷斯 祖列塔了。
岡薩雷斯 祖列塔的形式特色是使用單弧型貝殼曲面,建築的思考是如何以鋼筋混凝土創造出一個最大內部的單一空間,並且如何讓結構盡可能的輕薄。他在1945年開始挑戰巨大的曲線混凝土建築,
岡薩雷斯 祖列塔作為一個結構設計者有著堅定的力學信仰,他相信建築的曲線應該是來自於力學與數學的結果,而不是來自於人的美學意志或手上的筆。這與跟他同時期形式花俏的結構系建築師菲利克斯·坎德拉 Felix Candela,在設計哲學上剛好形成強烈對比,坎德拉改造幾何創造形式,而祖列塔遵循原型幾何形式,以力學先行於美學的設計思維。他在不同的建築上應用單殼形式,以力學曲線衍生設計。
並不是所有看似複雜的建築或結構都可以宣稱帶有力學表現的特質,而那幾乎是一線之隔,那差距在於形式創造上思考的起點,那是可以輕易辨認的特質,那些若是以形式先行而創造出複雜的樣式,而再來做結構上的強化計算,我們在這樣的建築中將無法閱讀到力學表現這件事。唯有從力學思考作為起點,力學才會被閱讀出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