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自我陳述 Etienne Louis Boullee 路易 布雷 1728 – 1799

 Etienne Louis Boullee 路易 布雷 1728 – 1799 /法國




建築的自我陳述 Architecture Parlante 

Boullee的一生正巧與18世紀啟蒙時代Enlightment的時間相同,他的建築正是啟蒙時代精神的縮影,一個神權的消退、民主的誕生與知識啟發的時代。Boullee一生並沒有建造建築物而是透過紙上建築傳達想法。


直到今日許多建築師都仍談到他的設計,Boullee的作品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裝飾,並且將基本的幾何原型加以放大,Boullee的風格在他所設計的《Cenotaph for Newton 牛頓紀念堂》中完整呈現:一個內部封閉的正圓球體、建築的外部種植了自然的柏樹、在內部透過小窗流動光影的變化,討論他的作品圍繞在空間論、原型幾何、封閉性與自然、光影這些主題上,而這些也是柯比意、安藤忠雄建築中所呈現的,柯比意的 Church at Firminy 建築中光河星塵的想法或許與此有關。


另一個他的建築呈現了18世紀哲學中關於 Sublime 昇華的美學觀,那是人站立在自然的無限及神的無限面前所產生的昇華,因此對於那些無法測量的、無法再現的、無法想像的產生好奇。哲學家康德用這些特質來形容他的作品:模糊、力量、巨大、無限、寧靜、突發。Boullee一個知名的作品是 《The Funerary monument characterizing the genre of a buried architecture  》, 1785,  這個作品以建築來呈現那無法呈現的死亡, 呈現昇華的美學觀。而genre是type或typology的意思,在此建築本身也成為墳墓的比喻。


他的建築設計宣示了建築不再需要依賴任何理性而生,而單單是關於建築的自我陳述 Architecture Parlante ,那是當時巴黎美術學院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教條。在追求崇高跟自我陳述的過程中,各種創作都不必受任何現實的約束。


他的作品同時間揭露Parlante & Sublime,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在1987年拍攝的電影《建築師的肚子》是一部將Boullee的建築與建築史編織的複雜電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