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結構詩人 Buckminster Fuller 巴克敏斯特·富勒 
1895~1983

 Buckminster Fuller 巴克敏斯特·富勒 
1895~1983 /美國






系統結構詩人

有別於那個時代其他的偉大工程師,富勒擁有28個發明專利,他是第一個將工程帶入工業的思維之中,他所設計思考的不是關於一次性建築問題的解答,而是提出能夠被工業化的方案。他的發明有工業製造中的可複製性、可調適性、可擴張性的思維,而不只是工地一次性鑄造的模式。


在他生涯中最費時間的Dymaxion房屋,一個鋁合金的組合屋,他認為房屋應當是像汽車一般的被生產,應當像是汽車般的透過目錄訂購並且大量製造,建築應該是工業的產品而不應該是訂製品,才能普及大量地讓民眾以低廉的價格擁有建築。在那個汽車岡大獲全勝的年代,這聽起來似乎是再合理不過的思維了,建築能透過工業製造平價地能讓更多人享用不是很好的事嗎。雖然這個案子最後是失敗的,我們可以接受工業製造的大眾化汽車車,但人們無法接受像工業製一致的住宅,我們對於建築有著某種特別的想像與需求。建築需要極度的堅固、建築需要極度的固定於地面,雖然這些金屬也都做得到,或許還有一些更重要的關鍵,我們會想要的建築是獨特的,

我們會想要的建築是用來自於大地的材料,我們會想要的建築也可能是回憶的,這些需求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科學上的。這也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而無法工業的理由。


建築與工業有著意義上的根本矛盾,富勒在這方面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在他之後再也沒有建築師敢提出工業化住宅了。不過既然是心理意識的因素,那在未來就必定會有個意識上突破點,進化人類的建築觀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