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學家的思考 Bruno Zevi 布魯諾·澤維 1918~2000 /義大利
建築史學家的思考範型
布魯諾·澤維(Bruno Zevi)是意大利的建築師、歷史學家與作家,他活躍在現代主義末期到後現代主義勃發的期間。他所示範的是作為一個建築史學家在思想及建築貢獻上的典範。
1944年他創立了具有影響力的有機建築協會(APAO)在1945年他出版的一本《邁向有機建築 Towards an Organic Architecture》一書,揭示與探討萊特的建築與當時正在潛伏中的有機建築概念,並將當時的發展歸結在有機建築這一概念之下。在《邁向有機建築》一書中,首次揭示了建築的社會理想, 他批判當時過於重視自然形式的方向,提出的結論是:建築應該是以社會的理想為依據,而不是造型方面的理念為依據。這個重要的批判也進而觸發日後有機建築的一個發展,是走向結合生活與社區的『自然建築運動』,一個強調運用自然材料組造建築、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性建築理念。
1948年他出版一本《建築空間論 Architecture as Space: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一書,在書中導正當時以藝術及雕塑這類外觀造型式的評論建築方法,批評那些視建築為包裝紙的評論方法,將建築定焦在空間內部一事上,並定於一尊地將空間視為建築唯一的主角,強調建築的內部性。他指出『空間 — 空的部分—應當是建築的主角』。我相信是這一個重大觀念的轉轍,將其後的現代主義建築發展導向內部空間的創造,而才會出現60年代之後那些著重在內部空間的建築,像是雪梨歌劇院、路思義教堂、聖瑪莉主座堂等著重在幾何空間上的建築。
1978年出版的《現代建築語言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是Zevi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
在書中Zevi提出了七個“反原則”,意圖在那些由柯比意、葛羅匹斯、密斯及萊特所創立的現代建築語言基礎上重新編寫新的建築原則。這七個“反原則”是:內容與機能的自由表述、變異與不和諧、動態多元維度、元素獨立與交互、建築與工程的有機融合、居住與使用、環境與協調等反原則。他在這本書中,對照柯比意與希臘城市、路易斯康與哈德良時代的羅馬建築、手工藝運動與中世紀藝術,從中歸結出建築的歷史都會產生出兩種對立的作用力,而促使建築的語言在過去與現代之間互為補充擺盪,既產生出複雜性也產生出統一性。
一個建築史學家的價值,除了將過去已經發生的建築現象中歸納出來,或批判當代的建築現象,其價值更在於對未來提出具有啟示性的思考道路。成功的建築史學家是在於歸結過去、批判當代與揭示未來上努力,而最終、最有的價值是他所啟發的未來。
建築的發展常是這樣,往往是在一個潛伏階段的發展之後,透過建築史家的觀察而具體歸納成為一個概念或是主義,但往往當一個主義能被歸結出來並加以批判,它最精彩的發展也已告終,但反而多數的建築師還持續地被那個概念影響、被合理強化繼續走在原有路徑上直到下一個先驅者再產生出新的概念,而在此時被對照出其原有發展的荒繆性而於焉正式告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