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馬克吐溫 Bruce Goff 布魯斯 高夫 1904~1982

 Bruce Goff  布魯斯 高夫 1904~1982 /美國


建築界馬克吐溫

萊特是他年輕時代精神上的啟蒙導師,年輕時極度喜愛Gustav Klimt 的金箔畫。

1950年代之後的建築基本上是在有機主義與國際樣式之間拉扯,雖然兩者都再形隨機能的脈絡之中,國際樣式的型隨機能是建立在效率與通用之上,而有機主義的形隨機能則是建立在個體本質的探索之上,各自成立的兩種表述。在選邊站的過程中,最後那些第一世界國家大舉在前殖民地或是第二世界輸出的建築,由國際樣式佔了上風而佔據了建築學的主版面。


當萊特做了落水山莊(1935) 後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有機主義,但那之後卻似乎縮手,不再出現那麼『有機』的設計,(也或許是大自然這個業主不再找他委託)。反倒是布魯斯 高夫進行的卻是比有機更大膽、且矛盾的設計試驗。萊特走向了現代簡約的道路,而高夫走向了地域性,而高夫在幾何創新與裝飾一事上的膽子卻是絕對超過萊特的。他一生創作了500個差異度極大的建築。布魯斯 高夫的建築融合有機主義、自然建築運動與表現主義、誇張裝飾等,如此矛盾對立理念在一個建築中,特別是裝飾在當時50年代是如此政治不正確,因此很少進入建築學或大眾的視野。


在他的建築中應用了印第安納圖紋、六角紋路等地域元素作裝飾,以多樣的地方性材料、圓形結構、運用自然植物、石板、結晶玻璃、等少見的非標準化材料在建築中。在房子中用木斜坡取代樓梯,製造凹地、懸吊地板,建築中放入大量植物並用石頭水景,大量的開脫牆窗。創造自然與建築的一種融合。在一部名為《人對人/ 花園的大時代 People to People/ Grand Age of the Garden》紀錄片中有詳盡的介紹。高夫可以稱之為被埋沒的建築界馬克吐溫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