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o Van Eyck 阿爾多·範·艾克 1918~1999/ 荷蘭
公共兒童遊戲場原型的發明者
阿爾多是1980年代具影響力的荷蘭建築師和理論家,透過設計實踐阿姆斯特丹數百個公共遊樂場,並從1947年至1978年間進行了長達30年的設計研究。最早在公共空間放置兒童遊戲鐵框跳台的設計想法即是來自於阿爾多,他的設計哲學是框架越少發揮越多的兒童遊戲場設計。他是Team 10 的成員之一,在1970年代的CIAM 會議上,他提出Archetype原型的概念,主張建築設計是以發展出原型為基本單元構成式語法設計模式。這些主張被匯流成結構主義 Structuralism 的構成原則,普遍認為後續影響了1970年代的代謝派,甚至到目前為止的當代建築都有多數仍是在原型與結構主義的思考模式之中。Archetype 原型的主張具有高度空間滲透性,使空間的每一處都在同一Archetype 的語法秩序中。如果說,1950前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建立在康丁斯基自由構成概念上,那麼結構主義的建築本質上有著高度語法性與秩序性、並且是反自由的。
1950年代的荷蘭建築師 范艾克(Aldo van Eyck)在1962年一篇名為《場所與場合》(Place and Occassion) 的文章,他有一段關於場所與場合的解析:『空間無一處屬於我們,時間無一刻屬於我們/ ……無論空間和時間意味著什麼,場所與場合都意味著更多/ ……因為空間意謂著場所,而時間意謂著場合/ ……讓我們由此開始連結這兩者之間,為每個建築創造場合。』 ……荷蘭建築師 范艾克(Aldo van Eyck)《場所與場合》(Place and Occassion) 1962
從他設計的阿姆斯特丹孤兒院(1960)中,他將內部的公共空間設計玩如街道與遊樂場,將個樣兒童的各樣細節內嵌在建築中,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居住『場所』。而他所主張的場所,似乎是將當時建築的發展帶往了場所精神這個暗流之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