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與尺度的詩人 保羅·門德斯·達·羅查 Paulo Mendes Da Roch 1928~2021 巴西

巨石與尺度的詩人  保羅·門德斯·達·羅查 Paulo Mendes Da Roch 1928~2021 巴西




巴西有兩大城市: 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20世紀在建築上分別誕生了聖保羅學派(Paulista School與里約學派 (Carioca School)聖保羅學派保羅·門德斯和其老師維拉若瓦·阿帝加斯 (Vilanova Artigas),阿方索·雷迪 阿方索·里迪 (Affonso Eduardo Reidy)和女建築師 里娜·波巴迪 (Lina Bo Bardi)為代表,崇尚混凝土的厚重、粗糙及巨大尺度感。而里約學派則是以Oscar Niemeyer為代表,偏向以創造未來光滑輕盈的形象。一一輕、一粗一細。

但保羅·門德斯的建築表達了混凝土內在深刻的尺度慾望與封閉慾望,在他的作品中有著混凝土想要獨自成為雕塑的渴望,混凝土的詩性,那是巨石之歌與尺度之歌,建築本應該成雕塑。

保羅·門德斯的父親是一位水利工程師,或許是受到土木工程的激發,他的建築對於尺度有極大的慾望,一再挑戰建築成為雕塑極限的跨距尺度,他的作品 聖保羅主教廣場(Patriarca Square)的38米跨距城市拱頂,巴西雕塑博物館 (MUBE`,Museu Brasileiro da Escultura) 的70米城市屋頂。一如保羅·門德斯描述自己的建築是一座: 放在天空中的石頭。一個現代建築的巨石陣。


然而保羅·門德斯的巨石尺度不過只是其建築表象之局部,他的建築講述了建築中最難述說的時間、不穩定性與神秘,而這些是建築能成為詩的秘路,也是建築與藝術的那一牆之距。






















留言